
固陽縣金山鎮老裴家的麻糖制作工藝已有百年的歷史。
其制作流程有選購原材料、對原材料進行炮制加工、蒸米、發酵、淋汁、熬糖、揪拉發劑、下劑定型、冷卻等。每一步工藝都是手工制作,步步工藝都承載著民間小吃制作的非物質文化。而作坊內的有孔大鍋蓋、大蒸鍋、別樣的柳木底大肼榀、特別的地灶、厚壁的發酵缸以及用了幾十年的小工具,樣樣都敘述著作坊的歷史,承載著早年民間小吃的制作文化。
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制作流程吧!
1、制作麻糖的主要原料是草麥(大麥)和小米(谷米)。淘洗、去沙后涼水浸泡2-3小時,便可放入蒸籠。
2、蒸米用特制的大肼榀(籠屜)進行,一般需蒸兩至三小時。蒸熟后,放入大缸中進行發酵步驟。
3、將發酵好的糖汁倒入大鍋中,先爆火再中火,末了用溫火,邊熬邊攪動。
4、待水分蒸發到一定程度,鍋中的糖有了筋氣,便可拿到冷的環境下,進行冷卻步驟。
5、糖塊需要揪拉、折疊、再揪拉、再折疊、重復多次,直至使麻糖顏色由黃變白,失去筋度,揪拉發劑工序則完成。
6、把揪拉發劑后的麻糖在案板上快速拉成條狀,切成段或制成塊狀,置于冷房中冷藏即可。
甜甜脆脆的麻糖
裴富有于1969年5月出生于固陽縣,是老裴家麻糖的第三代傳承人,他是從小吃著父親制作的麻糖長大的。裴富有從20歲時開始正式跟著父親學習麻糖制作,父親是遠近聞名的麻糖生產商,他把如何選購材料,對材料進行加工,蒸米、淋汁、熬糖、揪拉發劑、下劑定型、冷卻等制作流程全部傳授給裴富有,看似簡單的麻糖制作起來卻非常復雜,費時費力,需要經過多道程序,從開始制作到成品需要十五六個小時,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好水溫。經過父親的悉心教導與和自己的不斷努力,如今裴富有的麻糖制作技藝也日漸提高。他制作的麻糖衛生、營養價值高、獨具特色,既保留了老裴家麻糖的傳統口味,又滿足了如今消費者的多種需求,產品銷往包頭、達茂、白云等地。今后,他還將推出小米麻糖、蜂蜜麻糖、夾餡麻糖等產品,讓老裴家的麻糖成為特色品牌。